各位投資者及合作伙伴們:
近期A股行情的反復讓不少投資者朋友感到些許焦慮,特別對于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朋友們來說,難免會有些不知所措。但其實回顧海內外資本市場發展歷程,我們會發現當下的市場狀況其實并不少見。正所謂以史為鑒,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我過去經歷的市場波動以及我的一些思考。
在我記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市場波動發生在2015年下半年,當時的行情比現在極端得多。2015年的上半年市場對于部分熱門題材參與積極,甚至有些瘋狂,在杠桿資金的推動下,A股市場短期內快速上漲。對于當時的市場,我們認為其上漲邏輯并不合理。而后在去杠桿資金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,市場迎來了一波較為猛烈的回撤。相較當時,現在的市場盡管也會讓大家情緒上略有不適,熱門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有點冰火兩重天。但從長期看,這些熱門公司的上漲是有其合理性的,公司的基本面確實較為亮眼,市場并不是在盲從。
當然目前市場對于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有所加強,因此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落。而從國內情況來看,7月宏觀經濟增速有所回落,疊加公共衛生事件的反復導致短期內需承壓。因此短期市場出現較為頻繁的波動。
但其實對我而言,在經歷過多輪牛熊后,市場波動并不令人緊張,我們認為通過研究跟蹤還是能從市場中挖掘到中長期的投資機會的。正像投資大師彼得·林奇說過:“每當股市大跌,我對未來憂慮之時,我就會回憶過去歷史上發生過40次股市大跌這一事實,來安撫自己那顆有些恐懼的心,我告訴自己,股市大跌其實是好事,讓我們又有一次好機會,以很低的價格買入那些很優秀的公司股票。”
股市并不是只漲不跌的,如果情緒經歷高點后略有調整也是正常,而我們反而可以利用這個階段去持續研究篩選優質企業并擇機參與。盡管這段時間市場波動較為明顯,但我們的投資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判斷,去進行中長期布局。此外我們也會密切跟蹤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,分析其盈利質量及盈利能力,不斷優化組合。面對市場調整,努力做到組合里“對”的股票比例高一點,“錯”的股票少一點,是我們應對波動的方法。
長安基金 徐小勇